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建设过程中,对管道进行保护、维修和更换;同时由于管廊内各种管线较多,为了这些线路的安全运行及检修方便而设置的专用设备间或电气室等也需要做好防水的措施。
因此管隧工程的防水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料图片)
1、管廓防水设计原则:
(1)合理确定结构类型(如混凝土墙还是砖砌体),以适应不同部位的防水要求。
(2)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适当的材料和方法来处理渗漏问题。(例如止水带与卷材的配合使用)。
(3)正确选用材料和方法,以达到的抗渗效果。
(4)重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因局部变形过大而引起大面积开裂漏水的问题发生。
(5)加强构造设计和细部做法的设计,确保密封可靠性和耐久性。
2、管廊防水主要技术指标:
1) 地面防水等级按GB50108—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 墙面防水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I级墙体不得有渗透现象产生;
2 .II级墙体允许有不小于0.3 mm/m2 的湿渍迹出现,但不应有明显的可见的水印痕迹;
3 、III级墙壁不允许有明显水印痕迹或有明显可见的水印痕迹且面积大于0.5 m2。
3) 室内厕浴间的防水高度宜为1.8~2.2米之间。室内厨房间、洗衣房等的防水层上返高不应2.0~2.3 米之间,下返低不宜高于1.5~1.6米左右为宜;
4) 对于穿过外墙板下的孔洞处,当其宽度不大于300毫米时,可采用堵料的方法进行处理,但需注意封缝材料的强度要满足嵌补的要求,并保持表面平整光滑。对于直径>500mm 或长度<0mm 的穿楼板的预留洞口,可采取注浆法修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