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中盐集团称食盐储备充足,专家称井矿盐和湖盐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25 10:54:31   来源:金融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由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一些国内消费者担心海盐受到核辐射污染,纷纷抢购食盐,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食盐缺货的现象。对此,中盐集团24日发布声明,呼吁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中盐集团表示,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中盐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中盐集团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具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食盐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据了解,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主要涉及氚等放射性物质。氚是一种低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12年,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氚在水中以氚水(HTO)的形式存在,难以从水中分离。氚水在海洋中会迅速稀释和扩散,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小。此外,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距离日本较远,受到核污染水排放的影响更小。

多位专家也对此发表了看法。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表示,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000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因此,应该关注日本是否有其他放射性物质排放入海,并加强监测和评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王志勇表示,我国海水中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但远低于国际标准。即使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在经过稀释、扩散、沉积等过程后,到达我国沿岸时,其含量也会非常低。而且我国海水经过蒸发、结晶等工艺后,制成的海盐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会更低。因此,我国海盐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消费者不必恐慌。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