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问题彻不彻底、整改措施到不到位,是衡量主题教育针对性和深刻性的重要标尺。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边学边查边改,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主题教育一开始,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树壮就在领导小组会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相关资料图)
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解决突出问题,成为成都市检察院开展并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目标。
紧盯护航高质量发展问题整改整治。6月6日,成都市检察院启动为期2年的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安商惠企法律监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针对四川省委政法委部署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专项整治中提及的涉企案件专项督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等7项问题,成都市检察院迅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及责任分工台账,逐一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
聚焦法治环境建设短板弱项问题,成都市检察院持续开展在办经济犯罪案件清零攻坚行动,依法清理案件1007件,让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针对牵头负责的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该院全面摸排2022年以来的信访案件,明确重点攻坚3件案件;将成都大运会信访维稳作为重中之重,践行“浦江经验”,选派15名处级干部下沉蹲点,全面落实下访、接访要求,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紧盯影响制约检察工作现代化问题整改整治。6月30日,张树壮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引导全市检察干警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以现代化司法理念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指导办案。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市检察机关有7件案例入选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
该院确定“率先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成都现代化建设”工作主题,深入查找部分检察人员司法理念仍徘徊在传统司法与现代司法之间、两级院监督办案领导体系不够完善、检察办案机制亟须进一步优化等12个方面问题,细化成59个调研课题,由领导班子成员、基层院检察长、部门主要负责人领题、破题、解题。
针对成都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轻微犯罪大幅上升的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成都市检察院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建立起“简案优质办”工作机制。该机制施行以来,部分简单案件的审查起诉办案时长从过去的平均16天缩减至现在的9天。
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改整治。6月29日,该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拿到当事人递交的撤回监督申请时欣慰地笑了,这起标的额5600万元的涉企股权转让纠纷民事监督案件,在检察官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该院着力用好“深细实准效”五字诀,将民事检察和解融入民事检察全过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站”,该案正是主题教育在民事检察领域的生动实践。7月14日,来自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的11名检察官在“为民司法守初心 忠诚履职显担当——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之走进民事检察”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办案故事,引来近70万网民线上围观。在主题教育中,成都市检察院通过设立群众意见信箱、推广12309检察服务热线等方式,深入查找检察为民工作中的不足。为民理念树得不够牢、群众工作能力有待加强、为民办实事不够贴近群众生活等问题,被纳入检视整改清单。
成都市检察院开展首届成德眉资检察机关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
紧盯队伍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主题教育期间,该院通过开展支部全覆盖座谈交流、干警全覆盖思想调查,结合民主(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收集的问题,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出干警精气神不够足、高质效办好案件的履职水平不够强等问题。围绕问题解决,该院在检察业务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练赛评”一体化工程建设,优化完善“讲授+实战训练+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新型重点领域、重点业务“订单式”“点对点”实训练兵,持续促进履职能力和素质提升。据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院1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6名干警在最高检组织的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得标兵、能手称号。
(检察日报·先锋周刊 查洪南 赵田瑞 王君)
关键词: